育儿补贴每年一次性发放
北京晚报

2025-09-19 13:33 语音播报


  昨天,国家卫健委、财政部联合发布《育儿补贴制度管理规范(试行)》,明确对骗取、冒领补贴资金的行为,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追回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明确方式
  每年一次性发放
  育儿补贴制度是国家为支持家庭抚育婴幼儿,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对符合条件的婴幼儿按照一定标准发放补贴的制度。管理规范明确了育儿补贴的申领资格。补贴对象为自今年1月1日起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生育或收养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也包括3周岁以下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的婴幼儿,最大限度覆盖需要关怀的婴幼儿群体。
  育儿补贴按年计算,每年一次性发放。各省份结合实际确定发放时点,原则上每季度至少集中发放一批,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发放渠道为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
  ▍强化监管
  骗取冒领将追责
  管理规范明确,育儿补贴制度的实施依法依规接受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育儿补贴是否及时、准确、足额发放等。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监督检查机制,主要监督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和育儿补贴及时发放到位,是否存在虚报、冒领、抵扣、贪污、挪用专项资金等情况。
  县级及以上卫生健康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代理发放机构的监督。代理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如截留、拖欠、抵扣育儿补贴,要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有骗取、冒领补贴资金的行为,将由县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追回资金,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精简审核
  加强合作高效办成
  管理规范提出精简审核流程。申领人提交申请后,相关部门初审和审核确认工作原则上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目前,国家卫健委已建成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将结合“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与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部门信息共享与比对,提高审核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本报记者 柴嵘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