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
快递驿站变地摊 居民找件很麻烦
在西城区黄寺大街南侧的一个大院门前,快递员摆起了“地摊儿”。一个大遮阳棚占据了两个停车位,快递员坐在棚子底下,快递摆了一地。平时来取件的人少,快递员还能凭着记忆帮居民翻取;晚高峰来取件的人多了,一地的快递就被翻得乱七八糟。在这满地的狼藉中翻找自己的快递让居民感到头疼,快递员有时也抱怨,“摆快递的时候我都按楼号分好了,翻找的人一多就给翻乱了,有时连我都找不到。”
院里的居民赵先生说,这样的取件太折磨人,赶上“618”“双11”等电商促销活动,每天翻找快递耽误不少工夫。“我看地图上给这个点位标注的是快递驿站,这样的运营模式太简陋了吧。”
记者探访发现,所谓的快递驿站指的并非快递员摆的“地摊儿”,而是“地摊儿”后方的快递柜,这也是现行快递驿站的一个形式。既然已经有快递柜了,为何还要摆“地摊儿”呢?现场的快递员告诉记者,因为部分快递是不允许放入快递柜的,比如生鲜类的,还有一些尺寸较大的快递也放不进快递柜。“反正我也得在小区门口盯着,索性就都不往柜子里放了,除非客户明确在订单中标注放进快递柜。”

今日我主持

主持人:郑勇
走访居民小区,楼道里“家门口签收”的现象十分普遍,由此造成的送错门、丢快递等问题时有发生。记者梳理市民诉求发现,建设快递驿站是居民的普遍期望,一些小区按照居民需求建设了快递驿站。虽然快递驿站的出现让快递寄取有了更多选择,但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表示老人取快递方便了,有人反映找快递变麻烦了,还有人说给快递小哥偷懒创造了机会……让我们听听各方声音。
各有说法
方便取寄
解决“门口签收”问题
市民李先生经常出差,每次少则几天,多则数周。他认为,小区里建设快递驿站很有必要,否则快递一直采取“门口签收”,会带来很多问题。
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近期的网购记录,不在家的这段时间,几乎所有快递送到后,都直接显示了“签收”,而签收人是“户门”。他对记者说,一些快递员这样送件成了习惯,“有时候我明明在家,也听不到快递员敲门,收到平台显示签收后,开门一看,快递已经放门口,快递员早就走了。”
李先生说,近两年,多次遇到快递放在门口丢失的情况,也遇到过快递送错的麻烦,好几次因为在外地出差,发现问题时已经是一两天之后了。如果小区有快递驿站,丢件、送错的问题就能避免。
老人收取快递更方便
市民孙女士说,平日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所住的小区有规定,快递员不能入内,过去接收快递只能依托小区门前的快递柜。近期小区依托菜站建设了快递驿站,快递的存取可以选择不进快递柜,而是放在菜站的货架上,这种方式更方便老人取件。
孙女士说,之前,小区设有快递柜,但老两口一直无法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取件,“我只能下班绕道去一趟父母那儿,帮他们取快递,或者是直接快递到我家,再闪送到父母家,让他们下楼等着接闪送,很麻烦。有了快递驿站就方便多了,父母到菜站货架取快递比操作手机开柜门容易多了。”
服务缩水
凭啥快递不给送上门
“快递驿站就在楼下,但我这次就是较真儿,凭啥不送上门!”市民马先生近期投诉了某快递公司快递员的送件态度,“建设快递驿站到底是方便居民,还是方便快递员偷懒?”
市民张女士说,未经用户同意,快递员不得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这在《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里有明确规定。但是,她发现很多快递员不按要求操作,“每次投诉后,快递员就从快递驿站把快递取出来再送上门。要是不投诉,不就等于‘滑过去’了吗?快递都要自己下楼取,这么搞的话,还不如把小区的快递驿站取消了,快递该送上门就得送上门。”
放快递驿站增加投诉
今年年初,快递员刘先生转行做了外卖骑手。他说,还是做外卖骑手容易一些,“同样是体力劳动,快递员更累心。”
刘先生说,很多用户对快递员的工作不够理解。比如,点外卖的人大多都在家或者在单位等,每份外卖几乎都是人对人的交接,有什么问题都能沟通。送快递可就不一样了,用户在网购时,可以点选、备注人不在家时快递放到哪里,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去点选。快递送来了,打电话不接,敲门家里没人,快递放哪儿就成了难题。过去放在门口、现在放在快递驿站投诉都不少。
刘先生说:“很多时候,用户的电话打通了,他们怕丢件,让我放在快递驿站。过一会儿又打来电话,让我从快递驿站再取出来,给送上楼,不送就投诉。”
律师
双方应遵守契约精神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律师司鹏飞认为,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九款规定,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外,经营快递服务的企业应按照约定在承诺时限内将快件投递到收件地址、收件人。
“接件后负责配送的快递企业与消费者形成服务合同关系,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而快递员的基本义务就是为收件人提供服务,将快递送至收件人手中。如因特殊原因无法送达,则应电话征得收件人同意后,再放置于快递柜或快递驿站。”司鹏飞说。
除了快递配送方外,收件人同样有义务按照合同履行契约精神。司鹏飞认为,“目前绝大多数电商平台在下单页面都会提供多个配送时段供收件人自由选择。同时提供的还有包括配送上门、放快递柜等多种收货方式。在配送时间较为精确的前提下,收件人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收货的时间和地址,避免快递员上门而自己不在家的情况发生。”
社区探索
扫码取件自动记录 快递分类快速找取
在黄寺大街北侧一个大院门前的快递驿站被周边居民称作“标杆”,一些周边小区的居民希望自己的小区也能按照它的标准来建设快递驿站。
进入这个快递驿站,门前一个带扫描功能的仪器引起记者的注意。居民取件后,都要把快递在仪器下面扫一下再拿走。快递驿站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无论是快递进库还是出库,都需要扫一下,后台就可以自动记录,便于管理。
晚高峰,来快递驿站取件的居民络绎不绝,管理人员早已通过不同的货架,按照小区内部的分区将快递分门别类,居民只要报出地址,管理人员便能在半分钟内帮居民找到快递。管理人员说,快递驿站虽然夜间无人值守,大门关闭,但是居民可以扫码进门取件。“夜里找不到快递也可以给我打电话,但是一般都能找到,我都教过大家怎么找、怎么取。”
这个快递驿站在居民中的反响很不错,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样的快递驿站居民普遍认可。大家在取件的时候也更自觉。就拿夜间取件来说,都知道不要因为自己乱翻影响了别人取件。“给别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都是互相的嘛。”本报记者 景一鸣 陈圣禹
网友热议
“建设小区快递驿站为不在家的用户提供了一个存放快递的所在。这样,既不用地毯‘签收’,又确保楼道整洁。”——正要说啥
“找件儿麻烦不说还得占用不小的公共空间。”——小豆儿725
“需求有那么大吗?我觉得没必要建,直接送到家门口省事又方便,还不容易丢快递。”——用户7969650945

针对本次话题,北京晚报官方微博推出了“社区该不该建快递驿站”的调查,网友们的回答如下——

话题预告
邻里圆桌下期话题将关注“养老餐厅该不该允许年轻人用餐”。对此,您有何看法?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5202188、85202199或关注北京晚报官方微博和我们唠唠。您还对哪些邻里问题感兴趣,也欢迎与我们交流。

保存图片到相册
打开微博“我”页扫一扫查看微博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