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的秋林镇
北京晚报

2025-08-03 13:29 语音播报


  ▌张锦蓉
  1938年,我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炮房街6号东房。大约半年后随父亲来到秋林镇,第二年的秋天弟弟中庸出生了;1942年,妹妹丫丫出生了;还有一位同父异母大姐叫芙蓉比我年长12岁,她和我娘一起照顾伤兵,是个救护员。
  我五岁以后方才记事,这个镇子人家不多,我们住在高坡上,大门坐东朝西,门前有三五个土台阶,我家住三间小北屋。那时,我家一进屋门走几步,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桌上有一张地图,有1支红蓝铅笔,还有1个简易的油灯;当时的生活很艰难,家里也没有什么好摆设,就拿喝水壶来说吧,还是用颜料筒改制的。当然是没有放过颜料的。
  曾记得,在院子地面上,挖过几个洞,在洞的上边加上铁皮盖子,只能容一个人,进洞后蹲着(俗称蛤蟆坑),在战争年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飞机常来轰炸,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我娘带着我们就跑过好几次。这个院子没有西房和南房,只在西边有个牲口棚,在北房的东边有一孔窑洞供我家防空用。
  难得去赶集,是娘和我们几个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路远,骑毛驴时多点,骑不上时也步行,小孩子愿意蹦蹦跳跳的,累了就坐下来歇会儿,再接着走。一路上山山水水,赏不尽的田园风光,乡间小路上常有青蛙跳跃,野花朵朵,草木青翠,马兰花儿开放,边走边玩,十分开心!土道上,有背筐的,有背口袋的,有推车的,有骑驴的,有骑牛的,人来人往,可热闹啦!有卖土布的,有卖棉花的,有卖日用品的,有卖山货的,有卖粮的,有卖自家纺的细纱的。卖草药的搭个棚子,唱小戏的则在唱完后,由老板娘带着伙计,手中拿个小盒子收钱的,有时候老板娘忙不过来,唱戏的带着妆就下来收钱,只见大姑娘、小媳妇,穿红着绿,搽脂抹粉,头戴珠花,可漂亮啦!可一次就在这时,突然有人跑过来喊:“快跑吧!那边听到敌机声了!”于是人们乱作一团,集也没赶好!往哪边跑的都有,这提心吊胆的日子,令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更加仇恨在心!
  爸爸回来的时候,我们会比较快乐一点。他带我们下山到河边跑步,他喊号,要不然就在地上画一条直线,让孩子们踩着走,两手垂直,昂首挺胸,这样练下来,将来走路就不会邋邋遢遢不精神,不然就会歪着膀子晃来晃去不成个样子。到了春天,必到河边,盛一瓶带蝌蚪的水,那些小家伙还游着呢!黑乎乎怪吓人的!可爸爸叫喝,说是败火,不生疮,谁敢不喝!只好闭上眼睛咽下去!到天黑了,爸爸双手扯一块白布单,用图钉固定在墙上,给我们做手影,他会做好多小动物,老虎扑食,小兔子,马,狗,大鸟,逗得我们哈哈笑。爸爸手下的兵不少,哪个没有枪啊!可爸爸一律不让靠近,怕走火!
  爸爸经常在部队与战场上,很少回家。他叫张伯英,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战期间在二战区,打鬼子保卫黄河。曾活捉过日本将官。父亲也曾被日本人包围在山上几天几夜,没吃没喝。仅凭1个指南针、1块怀表带着部队冲出重围。下山时,双腿无力被副官背下来的。从此以后,父亲落下个低血糖症的毛病。
  我娘常常放心不下他,可她不识字,就是给她来信,她也无法看,要找副官念给她听,在听的时候往往是泪流满面。当她身体好些,会独自一人跑到山坡上,焦急地望着,仔细地听着,从远方有没有传来的马蹄声,骑马过来的人是不是盼望已久的夫君。再后来她身体大不如前,再去山坡就带上我,或者拄个棍子,两眼直直地……马蹄声声碎,疑是夫君归。秋风扫眼泪,落叶满坡飞。
  抗战时期,一个月互通一封信,用同一个信封,那怎么用呢?就是由父亲写给二叔,二叔接信,在回信时,仍用此信封,反过来糊上,把信装进去,父亲一看就明白了,上封信平安收到。几个叔叔都是用此方法相互关心,战争年代没有办法的办法,知道对方还活着。
  有一次,父亲接到了三叔的信,信中说:“大哥,我投奔了光明。”多少年之后,我听三婶说:“三叔张殿华是河北大城县中学校长(地下党员),一天晚上敲了三声大门,两声重、一声轻,怀着老四的三婶开了门,怎么回来这么晚?三叔说,学校有事情,进屋看到三个孩子都睡了,就问我睡哪里?你随便找个地方睡吧,三叔说,看来我越来越不时兴。第二天,天不亮,三叔就出门了。从此以后,再没回来。后来得知1942年,三叔被日寇逮捕,宁死不屈,牺牲时年仅29岁。”
  我娘也过世得早,她是肺病(三期)。我记得当时,她独自一屋,不准任何人出入。屋里的墙上打一窗户,安上玻璃,在抗战时期的农村,玻璃是稀罕物,是从西安买来的。她眼巴巴自己一手抚养生育的儿女们不能接近多痛苦!有时听到我们姐妹嘻嘻哈哈地打闹,她也不由得开会儿心。她去世前两天,破例把我们叫床前,她看我们,我们看她,娘说,你是姐姐要带好他俩,你们的生日时辰要记住,以后彼此关爱。多年后,回想起我娘,三十四岁离开人间实在可怜。
  1945年,抗战胜利了。我们结伴上山岗,拉开嗓门大声唱:“云儿飘,星儿耀耀,海早息了风潮……”在秋林镇,我们与芙蓉姐坐在山头看落霞,当我们看到五彩缤纷的云,高兴地跳起来,觉得无限美好!当我们再晚一会儿回家时,天上出了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有无数的小天使他(她)们打着灯笼在找我们呀!夜也是那么美!
  从此一别八十载,我由7岁的女娃变成了耄耋老人。但每每回忆起这些往事却又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