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际列车17岁“正青春”
北京晚报

2025-08-01 14:08 语音播报


  上班通勤、商务往来、休闲度假……每天,京津城际列车都会往返于北京与天津之间,载着两地旅客疾驰于铁轨,最短发车间隔仅5分钟,两地时空距离被拉近。这条中国首个高标准、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今年已运行了17年,累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相当于将整个北京市的人口运送了约20次。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首次惊艳亮相,实现了“公交化”运营,数十万人日常通勤地图和生活半径大幅增长。北京、天津形成“半小时通勤圈”,也让更多人过上了双城生活。如今,京津城际亦庄站开行,运力不断提升,北京南站快速进站厅常态化开行,天津市民刷社保卡就能乘坐京津城际列车——17岁“正青春”的京津城际迎来新变化。

  数说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开通运营
  设计时速350公里
  2024年底高峰期实现7组交路重联运行
  今年五一刷新单日历史发送纪录 达21.06万人次
  全日总运输能力达21.35万人次 同比增长27%
  今年已运行17年 累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
  变化1
  停站增加 运力升级
  全日总运力达21.35万人次
  天津市民桂斌的家里,还保存着当年京津城际开通时购买的车票。2008年,21岁的他仍在上学,幸运地抢到了京津城际第一张车票,成为全国首批体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的乘客。
  “第一次坐时速350公里的列车真是大开眼界,比绿皮火车快太多了,又快又稳!”桂斌感慨地回忆,“没过多久北京举办奥运会,我和小伙伴就坐着京津城际到北京鸟巢看奥运。”当年望着偌大的北京南站,桂斌心里打鼓,“能有这么多人坐高铁吗?”
  担忧显然是多余的。从第一名乘客开始,到如今已有近4.4亿人次乘坐过,京津城际变身“双城通勤快线”,让“天津居住、北京上班”成为可能,运行高峰期趟趟满载。为了缓解客流压力,京津城际则不断扩充运力——近年来,国铁北京局多次优化京津城际运行图,去年底高峰期实现7组交路重联运行,稳步提升运输能力。调整后,京津城际基本图125对,并实行“一日一图”,全日总运输能力达21.35万人次,同比增加4.54万人次、增长27%。
  “最大的变化是车型变了,停站也更多了!”常年往返于北京、天津的差旅人士李欣告诉记者,“之前,京津城际用的是和谐号,现在都换成了复兴号,像塘沽站、滨海站、亦庄站等都是后面陆续开放的。”
  京津城际还促进了资金、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天津滨海新区的生物医药联合研究基地,2025年新增的20家入驻企业中有约半数来自北京,涵盖药物研发、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北京青禾晶元半导体科技公司将总部迁至天津滨海新区,形成“北京研发——天津制造”的创新模式,预计年营收近15亿元。
  亦庄站开通带来更多好消息。上午8时39分,C2610次城际列车缓缓停靠亦庄站,家住天津的李女士疾步出站,走50米就到了地铁口换乘地铁上班。她在亦庄的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工作,“原来从家到亦庄上班,我如果坐京津城际要绕行北京南站,还得倒3趟地铁。”亦庄站开通后,从天津西站到亦庄站只需26分钟,李女士的通勤时间比原来缩短了近一个小时。
  今年五一期间,京津城际刷新单日历史发送纪录,达到21.06万人次,同城化效应日益明显。国铁北京局新增天津西往返北京大兴间高峰线高铁动车组列车24对,服务大兴区及周边居民出行需求,缓解北京南站京津城际列车开行压力;正研究增加京津城际武清站停靠车次、增投票额,缓解客流压力,缩短通勤时间等。
  变化2
  效率提升 服务精细
  “急客”出地铁进站台只需三四分钟
  “多亏有快速进站厅!我上次下班回天津,坐地铁出站时只剩7分钟了,靠走快速进站厅进了站,没误了车。”通勤族小李家住天津,在北京一家外企上班,过着双城生活。如今,像小李一样容易卡点到站的乘客有了省时锦囊——原来只在客流高峰期开放的快速进站厅,自今年5月起与车站运营时间同步常态化开启。如果距离列车出发仅剩20分钟,旅客就能通过这条“捷径”直达站台。
  北京南站地下一层东区,共有4个快速进站厅,其中4号快速进站厅是京津城际列车的快速进站通道。车站工作人员在入口处核验身份证件,经过安检和检票程序后,旅客便能直接坐电梯前往站台乘车,无需上二楼候车大厅候车。
  记者体验发现,从地铁出站,正常步行登上二楼候车厅候车需要10多分钟的时间,可如果从地铁C口出站,直接步行到4号快速进站厅入口仅需半分多钟的时间,到达站台只需三四分钟的时间,流线十分通畅。“关键临近开车时间点不用着急了。”一位旅客表示。
  今年年初,北京南站就对京津城际快速进站厅进行改造、扩能升级,4号快速进站厅总面积扩容至584平方米,拓展了超260平方米的宽敞区域,候车面积大幅增加。站厅扩容后,可承载更多旅客,改造后的进站厅设置4台安检仪、15台自动人脸识别闸机和3台半自助检票设备,旅客进站更快更方便了。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目前快速进站厅主要便于开车前20分钟内的旅客快速检票乘车,不作为旅客正式候车区使用。到站较早的旅客可到二楼候车厅等候,然后在二楼对应的检票口乘车即可。
  同时,京津城际的列车服务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今年是京津城际列车长王姗跑这条线的第17个年头,22岁大学一毕业,她就来到京津城际。她介绍,与其他高铁动车不同,京津城际列车一般旅程时间较短,车上只配备一个列车长加上一个乘务员,秉持的是“有需求、有服务,无需求、不打扰”工作原则。由于总能碰上外籍旅客,京津城际的乘务员们还接受了英文培训。“另外,我们也会捕捉旅客的细微动作,发现乘客的潜在需求,比如若有旅客一直摸胳膊,我们就会上前询问空调温度还合适吗?如果不合适,我们会及时把他转移到温度更高的车厢。”王姗说。
  变化3
  购票便捷 优惠加码
  从排队几小时到像坐地铁“说走就走”
  “那时不像现在,手机就能操作,买票还要去线下。”听说京津城际放票了,桂斌一大早就坐公交去天津站买票,“记得我站第一个,后面的队伍特别长,等了好几个小时才买上。”他感慨地回忆。
  如今,桂斌在手机上就能买票,还有中铁银通卡、定期票、计次票等多样化的产品。17年来,桂斌对京津城际很有感情,还会常常坐城际列车来京和朋友聚会游玩,在“12306”买完票,“说走就走”成为常态。
  不用单独携带中铁银通卡,也无需出示二代身份证,天津市民直接刷加载了银通卡功能的社保卡就能取号乘坐京津城际。今年年初开始,天津市民坐京津城际时购票更方便了!天津市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可加载中铁银通应用,天津市民可在中国银行150家网点申请办理加载了中铁银通应用的第三代社保卡,可在京津城际铁路北京南、亦庄、武清等8个站点刷卡乘车。
  一大早,天津站中铁银通卡自助取号机前,已有旅客开始取号。持卡旅客可以根据出行需要选取对应的车次,完成操作后即可得到带有列车开行日期、车次席位和卡号等信息的取号凭条。刷卡进站检票后,旅客即可对号入座乘车,当完成出站刷卡后,就完成了一次完整乘车流程。
  “天津社保卡本身就具备金融、社保、公交及地铁乘车等多种功能,听说可以加载高铁出行功能以后,我就立刻办理了。”褚金蕊是天津一名银行业务员,出于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往返京津两地,她告诉记者,“天津社保卡可以一卡多用,中铁银通账户充值也很方便,没有首充起点金额的限制,不需要提前充很多钱。”褚金蕊表示,“现在坐京津城际,真是越来越像坐地铁了,刷社保卡乘车很便捷。”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社保卡中的中铁银通应用账户提供两种充值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安卓手机NFC第三方支付程序在线充值,第二种就是通过铁路指定窗口办理电子现金充值。
  “京津的定期票也很优惠,对于我们这样经常通勤的旅客十分友好,多买的话可以便宜不少。”一位通勤族常常购买京津城际的计次票、定期票,对比后发现,买的次数越多,优惠力度越大。
  近日,记者注意到,京津城际的计次票、定期票产品更加丰富了。定期票30天内,京津通勤族可以选购10次、15次、20次至60次之间不等的11种票型产品,计次票有10次/90日、20次/90日等,二者均享受一定的票价优惠。例如,往返于北京南与天津站购买了60次/30日定期票、二等座的旅客,坐一次车需要37元,一个月最多可省近千元。
  展望
  “双城记”轨道网将越织越密
  京津城际铁路自北京至天津,全长120公里,是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掀起了中国高铁划时代的巨幕。当前,天津站到北京南站最快30分钟。此后,石太客专、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津秦高铁、津保铁路、津滨城际、石济客专、京雄城际、京张高铁、崇礼铁路、京哈高铁、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津兴城际等多条线路相继开通。
  从京沪铁路把北京与天津两座城市连接起来后,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铁、京唐京滨(宝坻至北辰段)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四条高铁又加深连接,形成了目前的“4+1”线路格局。
  天津武清区,高铁带来的变化尤为显著,也被称为“高铁拉来的新城”。得益于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武清站周边从昔日的庄稼地迅速发展成为现如今由多个购物小镇组成的新商圈,总建筑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年接待京津等地消费者超1000万人次。
  按照计划,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将于今年底建成,为京唐、京滨城际加开进京车次、提升线路运力提供条件。同时,加快建设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北辰至滨海新区段,增强京津出行服务能力。本报记者 胡子傲 文 安旭东 摄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