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避暑山庄与美国听涛山庄
北京晚报

2025-07-31 13:31 语音播报


  ▌海龙

  听涛山庄内景 海龙 摄
  夏日出游或观光,最宜去避暑的地方。这方面中国皇帝和美国大亨都用尽心机,极尽奢靡。清朝皇帝建有世界闻名的避暑山庄;美国“航运-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也有听涛山庄。
  避暑山庄对国人无需赘述,美国铁路大王听涛山庄却值得介绍一下。这座豪宅在波士顿和纽约间的海边奢华胜地鳕鱼角,它建于美国走向最鼎盛的“镀金时代”。巧合的是,这处海滨也是美利坚最早发迹的地方,“五月花号”带来的种子就是从这里生根开花的。
  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富可敌国,他的发家故事也很“美国”。他祖上是荷兰农民,后作为契约劳工最早移民纽约。他11岁辍学在渡船上打零工,16岁起在纽约港做摆渡生意,后来发家买船搞运输并垄断美国东部几省的航运且涉足远洋。随后美国淘金热爆发,他发现铁路是未来的“刚需”,于是投资并垄断了运输业,成为了“铁路大王”。他一生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跟财阀和政治家博弈,在南北战争中他倾尽财力支持总统林肯获胜,成了政商两界的极大获利者。他建立的纽约大中央火车站至今仍在运营,是世界最大火车站之一。
  范德比尔特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他靠经营航海业起家,所以,代表他和后代家业的听涛山庄要建在海上。这座豪宅无异于一座宫殿,它呈现的已经不只是一个家族的奋斗和生活状态,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现在,听涛山庄已经被定为美国的国家保护建筑和历史文物。美国有线电视公司拍摄的连续剧《镀金时代》,就是在这个豪宅拍摄取景的。
  除了惊人的奢华,这座豪宅也很注重艺术。从欧洲请来了最著名的建筑师、艺术家和园艺师,从建筑材料、家具到装潢几乎吸收了世界各地的设计精华。不必说建筑是文艺复兴以后集西方之大成者,仅是庭园,就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搜罗了各种奇花异树。今天走入庭园,仍给游客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除了私宅,这里后院连着海,在豪宅里能直接俯瞰海洋,更是荡涤心胸。当地的海岸线长九百多公里,有赏鲸船队和60多个公共海滩。夏天这里有持续一夏的艺术节、音乐节、美食龙虾贝类节和各种名目的联欢。
  听涛山庄也格外注重闹中取静。因为美国的富豪们已经在此地开发了几个世纪,经过几百年的经营,打造出临海倚岬、古树森森而且极为静谧的环境。历史上,此地也是美国总统喜欢的“夏宫”。据记载,这片豪宅群被选为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两任总统消夏和处理国事的官邸。
  中美两国都地大物博,皇帝、总统们为什么偏偏选址于避暑山庄和听涛山庄呢?——细想起来,也许还跟中西哲学有点关系。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虽然王侯将相和铁路大王不都是仁者和智者,但他们在选择享受和排场时所持的标准却是不含糊的。不过,从消夏选址的观念上也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理念上的一些不同。
  虽然中国人、外国人都惧热,都想找清凉地界避暑,但中国人喜欢稳重,大多爱去寻找山林阴翳遮盖。而外国人却寻求敞亮明阔,用海风来洗涤酷暑。同样叫“山庄”,避暑山庄是真正藏在大山里;而“听涛山庄”没有山,从它厅里眺望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中国皇帝喜欢藏在山里,有丛树巉岩遮风挡雨,而铁路大王和美国总统们则选择海风和海浪涤荡心胸。
  参照当年历史,面对西方强权,咸丰皇帝的方法是藏于山,最后却死于避暑山庄。他不知道,此刻,万里之外的美国也正在建一所听涛山庄。
  中国古人喜欢以山林沟壑或者城墙为屏障,他们喜欢静谧——自古以来,在华夏认知和典籍里,海多半是汪洋茫然和隔绝的形象,尤其近代以来,中国人吃亏多在海。所以,中国皇帝觉得离涛声还是远一点好。而西方正是靠海洋和“大航海”发家的,他们更愿意“听涛”是无疑的。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