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骆倩雯)中央气象台昨天介绍,自7月23日以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以及东北地区出现连续多日强降雨天气,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及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北京、河北等地还出现特大暴雨。气象监测显示,7月23日8时至29日6时,最大累计降水量出现在河北易县,达602.8毫米,最大小时降水量出现在河北阜平周家湾,达125.6毫米。而降雨常常出现在夜间至次日早晨时段,为何夜雨如此频发?
“多夜雨是华北平原夏季降雨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解释,京津冀地区在主雨季期间会受到偏南夏季风控制,华北平原往往在夜间产生低空南风增强的特征,而增强的低空暖湿气流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产生的地形性辐合并诱发对流性强降水,是华北地区产生夜间强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2005年至2023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降水数据统计,我国华北地区7至8月大多数城市降水多发时段集中在夜间,如天津、沧州、唐山等处于平原地区的城市,出现夜雨现象较为明显。
此次京津冀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累计雨量大、短时降雨强度强的特点,在降水总量、降水强度等方面具有显著极端性。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8月2日至5日,西北地区东部到华北地区还将出现新一轮降水天气过程,降水量以中到大雨为主,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暴雨到大暴雨。
陈涛提示,由于北方地区近期累计雨量大、突发性强,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需要警惕的是,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发生有一定滞后性,公众仍需留意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加强防范。公众要留意夜间降水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停车时尽量选取地势较高的地方,避免将车辆停放在大树、广告牌等高大物体旁。
现场
雨夜里不落一人 5万余三河居民安全转移
受强降水影响,28日到29日,河北三河市域内河流出现明显涨水。三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先后4次启动应急响应,由河道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逐级提升至I级。昨天凌晨5时,三河市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全部完成,累计转移53800余人。
28日晚9时,在三河市城建新村社区居委会,负责运送转移安置居民的大巴车停在路边,等待人们陆续上车。城建新村社区居民杜艳玲的孩子刚刚出生17天,负责转移安置工作的三河泃阳西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队队长符晓鹏提前给集中安置点的工作人员打电话沟通。
符晓鹏打完电话也没歇着,此时他已从早上到夜里连续忙碌了十几个小时。“一会儿我们还要再扫一遍楼,确保转运不落一人。”晚10时,小区里的居民大部分已经转移,符晓鹏和同事们依然没有休息,他们准备分头去走访滞留在家的居民,继续做工作。晚10时40分,经过耐心劝导,两位老人开始收拾简单的行李准备转移。29日凌晨5时,三河市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全部完成,累计转移53800余人,全市12个转移安置点,共集中安置转移群众2400余人。早7时,三河一中安置点的早餐准时开餐,居民吃上了热饭。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