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哪页读哪页
北京晚报

2025-07-27 13:38 语音播报



  ▌敬一丹 著
  在三亚,听说亚龙湾有个大型书展。
  走,去看看,兴冲冲奔过去了。
  一进门,就看到墙上有一句话:风吹哪页读哪页。
  我端详着这句话,怎么这么诗情画意呢?怎么这么随性自在呢?书展,以这样一句话作为主题词,也太好了吧!
  书展办得很有艺术感,我听到了作家的分享,看到了精致的书籍装帧设计,在椰风海韵中享受着书香。在书展碰巧遇到了一位熟人,她是海南作家,和书展的主办者很熟,于是大家就在一起聊天。我打听,为什么会用“风吹哪页读哪页”这句话来做主题词,主办者告诉我说,西岛海上书屋主人秦加一用这句话作为她书屋的主题词,后来又成为这次大型书展的主题词。
  书展主办者跟我说:“一会儿我们要举行闭幕式,有一首诗,你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哦!”
  这种形式倒是挺有意思的,读者在绿地享受着放松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一起读多好!
  和谁一起读呢?我看到现场录音师的儿子,就把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叫过来,又在现场请了一位警察陈叔叔,他对读诗也有热情。我问:“西岛海上书屋的主人在现场吗?”
  “在呀!”大家就在现场召唤、寻找,一会儿,从草坪上跑过来一个姑娘,她赤着脚,穿着一身棉麻质地的衣服,朴素轻盈,来到我们的面前。哦,她就是秦加一。
  第二天,上了西岛,直奔海上书屋,两条船泊在岸边,是那种用过的旧船,风里浪里留下岁月痕迹。走进船舱,在我面前出现了一个别致的书房,那些精心选择的书表现出相当的品位。那些书看似随意,但其实是很有想法地摆放着,在船里让人感觉到很放松,可以舒服地坐下来,随意地翻看这里的书。海风吹进来,真的是“风吹哪页读哪页”。
  这船是疍家用过的船,疍家世世代代的生活习惯是住在船上,以打鱼为生,后来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些船不能放在市区了。当秦加一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为疍家将失去传统生活痕迹感到遗憾。她四处奔走,述说保留疍家文化的理由,也想出积极办法,把疍家的船从市区移到西岛。终于,她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于是这两条船载着书来到西岛。
  西岛距离三亚湾不到五公里,它保持着朴素渔村的样子,岛上有小山,海边有珊瑚,没有机动车,有些海上游乐项目,岛上人家住在渔村的深处。
  这两条船载着书到了这样一个岛,泊在岸边。首先对书感兴趣的是孩子。孩子试探着靠近、张望,船上的书吸引着孩子,渔家的孩子成了第一批小读者。
  一个书屋能给一个岛带来什么呢?
  秦加一在这之前就在海南办过书屋,深知书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她带来了书,也带来了外来的不一样的目光。她在村子里端详那些自然但有些陈旧的房子,走过那一条条村路,一道道用珊瑚石砌成的围墙,在她眼里,这都是独具魅力的。实验性的改善开始了,村头,画上海洋风情的画;路边,安上好看的路标。那些闲置的老房子默默地隐在渔村的深处,秦加一和岛上的阿随书记一起想办法,把颓败的老民居变成了新潮的民宿。村里慢慢发生着变化,看起来更年轻更时尚了,客人来得多了,岛民更开朗了,岛内外的交流更频繁了,人们从西岛感受到新鲜的气息。 (9)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