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唯一的神话”
北京晚报

2025-07-26 13:27 语音播报


  贾珺
  早在上古时期,先民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用于历法纪年和术数、计算、命名,使之成为华夏文明的独特符号。睡虎地和放马滩出土的秦简中,已经出现用动物配合干支的记载,至东汉,正式以十二生肖来纪年,生于当年者,便以相应的动物为属相。十二生肖可概括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两千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的演绎,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并且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
  1950年,日本邮政省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生肖邮票,同时推出一枚小版张。1957年底,韩国发行“圣诞节与新年”邮票,其中一枚邮票将圣诞树与代表次年属相的狗放在一起,可视作不纯粹的生肖票。香港邮政、台湾邮政和澳门邮政分别于1967年、1968年和1984年首次发行生肖主题的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则于1980年2月15日农历除夕发行首套生肖邮票,志号为T46,全套只有一枚,正式名称为“庚申年”,俗称“猴票”——即便对邮票丝毫不感兴趣的人,肯定也听说过“猴票”。
  这枚猴票由黄永玉创作、邵柏林设计、姜伟杰雕刻,采用26毫米×31毫米的小票幅,面值仅8分,影雕套印。细观之下,一只表情有些愕然的黑色小猴坐在地上,脸蛋金光闪闪,双目炯炯有神,与鲜红的底色形成鲜明对比;全身的猴毛凸起,根根可数,立体感十足,惹人喜爱。
  四十多年前,集邮爱好者以收集旧邮票为主,鲜有投资意识,购买的猴票多被用来寄信。后来邮市兴起,大家发现猴票是开山第一枚,具有不可替代的龙头价值,于是人人欲得,加之邮商一再炒作,导致其身价扶摇直上——前些年,单枚新票的价格一度超过万元,八十枚整版的价格高达一百多万元,升值十万多倍,堪称中国邮票史上的奇迹,完全可以用S.H.E的一首歌的歌词来形容:“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坊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猴票的传奇故事,例如某邮局的工作人员当年被摊派任务,花一百多元买了二十版猴票,锁在抽屉里忘记了,后来得知行情,拿出来卖掉几版,给孩子买了两套房。类似的段子经常可以听到,未必真实,却十分符合公众期盼的“一夜暴富”的心理。
  受父亲影响,我十岁开始集邮,积攒的邮票大多是父亲给的复品,其中有一枚信销猴票,虽然盖了邮戳,依旧干净、挺括。我把这些邮票夹在一本旧书里、藏在书架上,不料有一次搬家,那本书被父母当成废品扔掉了,小猴一去不返,我伤心不已……
  等我上中学时,一枚新猴票的价格涨到十几元,相当于普通职工月薪的三分之一,旧猴票也得好几元。以当时的零花钱,但凡我咬咬牙,完全买得起,却一直没买,可能是觉得不太值当。一天,我表妹说同学送给她一枚猴票,她想转赠给我,不禁大喜,拿到手才发现是一枚“西游记”散票,啼笑皆非——此猴非彼猴,不可相提并论。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有了固定收入,我陆续买了不少邮票,但猴票依然告缺。当时我在常州上班,本地邮市的规模很小,需要去南京寻找比较珍贵的邮品。猴票已经涨到二百多元一枚,相比数千元的“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倒也不算很贵,只是出现了许多伪品,难以辨别,而且不太容易碰到品相好的。
  后来去南京逛邮市,我下决心要买一枚猴票,偏偏那天出摊的不多,只在三个柜台见到猴票,一家看上去不像真的,另外两家的品相有明显缺陷。正准备离开,一个之前打过交道的邮商凑过来,说他家里有一枚猴票,保证真品,品相很好,愿意转让,让我跟他回去看看。他住在旧屋的阁楼上,房间小得转不开身,借着昏黄的灯光,他取出那枚猴票,递给我。我端详半天,正面看上去倒还红亮,反面似乎没有背胶——为了方便使用,邮票印刷前通常会在反面刷一层胶,使用时,沾点水即可贴在信封上。但背胶容易发霉、变黄,损害品相,一些奸猾的邮商会故意低价收购背胶有问题的邮票,用药水洗净,或者重新刷胶,再拿出去卖高价。我犹犹豫豫地质疑,那位邮商深谙“商业心理学”,声如洪钟,拍着胸脯保证背胶肯定完好无损,而且开价三百元,比市价还高。看他如此理直气壮,我便不再怀疑,掏钱买下。回到常州后我仔细查看,又与其他邮票反复比对,可以断定这枚猴票没有背胶,而且正面上端的齿孔有些露白。我知道自己上当了,心情沮丧,不过也没精力再去南京找那个邮商算账。
  没过几年,我到北京读研究生,不时逛逛月坛邮市,见到很多猴票,价格又翻了几个跟头。听说猴票的伪品层出不穷,印得十分逼真,也不敢再买了。我曾将自己收藏的那枚猴票交给一位资深的前辈鉴定,他说是真的,但品相有缺陷,大约只值全品一半多的价钱。伴随猴票的身价屡创新高,我那枚不完美的猴票就算打个对折,居然还是所有藏品中最值钱的——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强。
  画猴票的黄永玉先生,与邮票很有缘。早在1958年,他就以木刻版画的形式设计了一套“林业建设”特种邮票,其中的“森林资源”入选英国《集邮者年鉴》1959年度的“世界十大佳邮”。2016年又逢猴年,黄永玉先生时隔三十六年再续前缘,设计了两张丙申年的生肖邮票。
  近几十年来,发行过生肖邮票的国家和地区增至九十多个,其中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芬兰等欧美国家,总量之多,难以统计。在这些生肖邮票中,中国发行的庚申年“猴票”是最贵的一枚。
  为什么庚申年“猴票”的市场表现如此神奇?发行量是一个原因。这枚邮票原本计划发行五百万枚,据说印到四百六十万枚(另有说法是四百三十八万枚或四百四十三万枚)时油墨用尽,就此停印。此后,中国生肖邮票的发行量均以千万计,有两种甚至超过两亿枚,用于实际通信的消耗量又持续减少,存世量巨大。但话又说回来,发行量也不是猴票身价暴涨的唯一原因。同是1980年发行的“苏州园林——留园”“荷花”“风筝”等特种邮票的发行量更少,设计、印刷异常精美,一直被视为经典,但市价尚不及猴票的十分之一。猴票身价暴涨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的不断强化,形成“马太效应”,需求无限且供不应求,必然水涨船高。这个神话是历史造就的,无法复制,也没什么可比性。
  近几年,邮市陷入衰退,集邮者的数量大幅减少,猴票的神话已有破灭之势,市价连顶峰时期的一半都不到。假如有一天猴票跌回几百元的价位,我倒是考虑再买一枚,以弥补往昔的遗憾。

打开APP阅读全文